党旗飘飘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飘 > 网上党校 > 正文

社会主义建设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

作者:   来源:机电工程系 田欣      发布日期:2017-11-10   浏览:

新中国成立后,朱德不顾年事已高,长期坚持调查研究。在二十多年里,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深入生产一线了解经济建设情况,深入群众之中感受百姓生活状况,并认真写出调查报告,及时向党中央反映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朱德调查研究文集》生动地展现了他在各地开展调查研究的情况。这里,仅对书中朱德关于经济建设与改善民生的思考做一些探索性梳理,供读者参考。

  应通过改善民生来调动群众积极性。朱德曾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如果不靠发展经济建设来改善人民的生活,就等于取消了社会主义”。他还指出,如果不给群众增加福利,群众是不会关心生产的。要使群众的生活逐年有些改善,才能使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巩固下来,并得到发挥。1954年1月,他在大连中苏造船公司调研时,针对工人中出现的“劳动纪律不很好,旷工还多”等问题指出,旷工人数中,30%是因为“公司的福利办的还不很好,有些影响,比如看病,挂号从半夜等到天亮,第二天就不能上工”;10%是因为“对工资不满”;0.5%是因为“家里有事”;约有10%是因为青年工人搞恋爱。据此朱德认为,解决旷工问题,既要“加强劳动纪律教育”,也要“适当地改善工人福利状况”。

  要考虑和照顾群众的实际利益。1957年1月,朱德视察广西时,了解到当地土特产收价低、售价高、税目繁多等问题,提出在税收方面应作适当的减免,使农民有利可图,同时对收购价格也应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有赚有赔、不赚不赔和以赚补赔的扶植方针。1957年4月,他视察广西、云南、四川等地后指出,南方山中杂树灌木很多,应有领导有计划地允许群众采伐一部分,并规定采一根栽两根,这样才会刺激起群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不致把山上有用的东西都封死。1962年3月,他视察浙江、江西后,针对“农民除完成必须的交售任务外,对其他农副产品,不愿意卖给国家”的现象指出,“原因是卖掉农副产品后,买不回所需的工业品来”,“农民对国家的希望是等价交换,有来有往。现在农村的农副产品是相当丰富的,但必须用工业品来交换”。所以,要注意发展轻工业和手工业的生产,特别是日用品和锅碗瓢盆、砖瓦石灰(群众迫切要求修改房屋)的生产。

  副业生产是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途径。1954年3月,朱德针对华南地区副食品减产的情况,建议通过宣传教育等办法,消除群众的错误认识与顾虑,动员群众大量饲养家畜家禽。饲料困难的地区,应研究解决的办法,多方开辟饲料来源。1957年2月,他就海南岛大部分农场赔钱的问题指出,国营胶园应该特别注意多种经营,如养猪、养牛,种咖啡、香茅、剑麻、菠萝等。在目前胶树幼小的情况下,必须以副业来养正业。如果这样,国家不仅不需要什么投资,胶园还可以更加扩大。1957年5月,朱德批评东北林业生产没有充分利用副产品的问题,“仅是黑龙江每年可产桦树皮五千万斤、松子一千万斤、木耳二百万斤,还有许多珍贵野兽、毛皮、药材等。此外,树子、树叶、树根、锯末等还可以制成国内外畅销的油脂、酒精、人造纤维等一百多种工业品”,他提出:“如果把林区适当开放,允许地方和农业合作社有组织地把这些现成的东西拿出来加以利用,就可以大大增加人民的收入,增加出口物资,为国家建设积累更多的资金。”

  要重视山区的开发和建设。朱德非常关心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认为山区开发对社会主义建设有重大的政治经济意义。1957年2月,他就海南岛山区土特产品收购问题指出,把山区物资运出来,不仅仅增加了财富,同时也救济了山区人民。所以,对土特产和出口物资的征税,应采取免税、减税以至由收购方面纳税的办法,以鼓励群众多多生产,换取外汇。1957年4月,他视察广西、云南、四川等地后指出,目前山区人民的生活是很苦的,山区问题是全国性的问题,单靠农业贷款和民政部门救济还不能解决问题。应该看到,通过外贸系统从价格政策和各个方面来使山区经济获得发展是当前解决山区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这方面的工作做好了是可以做到双重利益的。

  住有所居对安定人心有重要意义。朱德常说,要鼓动农民自己盖房子、搞家具,这样人心就稳定下来了。家庭巩固了,有饭吃、有衣穿,就可以更好地前进。1955年7月,他视察内蒙古后强调,“一定要符合经济、实用的原则”,一切非生产性的建筑,应实事求是,从当地条件出发,向老百姓学习、看齐,并应就地取材,注意防风、保暖(如设土炕等),宜矮小不宜高大,坚决反对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做法,这就可以在充分发挥因地制宜的潜在力量、尽量节约国家资金的原则下,修造出为人民生活所必需的大量的房屋。1959年6月,他视察黑龙江后强调,无论城市和乡村,今后应该鼓励群众自己建筑房屋。“黑龙江最近提倡建房储蓄,并准备供应群众一部分木材和玻璃,这一措施是很好的。这一方面可以鼓励群众成家立业,做到安定人心;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农村购买力对日用品的冲击。”

  管理工作要方便群众生活。1959年6月,朱德视察辽宁后,了解了大部分群众不愿意参加长年食堂的原因后指出,“东北冬季时间长,各家都需要烧炕取暖,如果食堂和家里立两炉火,浪费很多煤火”,“食堂设备条件差,不能做到家里那样饭热炕暖”,“自留地分下去后,在家里做饭,可与饲养家畜家禽结合起来”,“群众感到在食堂吃饭,对来人待客,婚丧嫁娶诸多不便”。他明确指出,让群众在家里做饭好处甚多,最主要的是群众的生活由群众自己掌握。群众对于自己的粮食安排,向来是有计划地食用,细水长流。1962年5月,他视察陕西、四川后,针对“集市上的饭铺小吃等都没有了,农民赶场买不到饭吃,觉得很不方便”的现象指出:“我和农民谈话,他们说,愿意赶场时自己带上粮食换吃的。因此,我认为可以允许私人或者供销社在集镇上开几家饭铺,国家不供粮食,只是由农民自己出粮食吃饭。这样既养活了一部分人,又便利了群众。”

  朱德的这些真知灼见,不仅在当时为党中央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而且对我们今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