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教育要闻 > 正文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

作者:   来源:机电工程系 田欣      发布日期:2017-03-20   浏览:

近年来,实用型技术人才较受用人单位欢迎,定向培养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具备直接上岗的优势条件,在人才市场中供不应求。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中的核心组成,脱离了实践教学的高职教学是没有意义的。在高职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对学生日后工作能力的培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实际教学中,因受生源质量、教学条件、课程设置、讲授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实践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学生在中小学学习过程中长期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学习习惯,在高职教育阶段中严重地影响着实践课程的学习效率。如何合理地设置教学环境,因人施教,正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教学,是实践教学必须先解决的问题。

 

一、统筹规划实践教学资源

 

高职院校多为地方财政类院校,因资金有限,实践教学资源往往处于较低的水平,实践教学设施很难跟上新技术的发展。

1.集中整合现有实践教学资源。对现有的实践教学资源进行统计,根据教学进程的设置,合理分配公共资源。高职院校往往设置多个专业,很多情况下实践资源并未真正做到统筹规划,管理中存在的死角造成了资源的闲置。充分利用好实验场所,完善教学资源管理体系,有效提高现有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是解决实践教学资源短缺的基本准则。以基础分析化学实验为例,在该课程不开设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将涉及基础分析的课程安排到相关实验室,比如食品或饲料分析等课程。实现不同课程间的协作也是资源合理配置的一种方式,例如微生物课程可同园林土壤类课程进行合作,做到资源共享,达到资源配置最优化。

2.利用校企合作优势资源。随着定向培养的兴起,众多高职院校已经从单一的校内育人走向校企合作的道路。事实证明,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校、企业三方都得到了较好的收获。学校为企业定向培养学生,从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以及实践操作等方面进行优化,为企业吸收人才做好了前期工作,也为学生日后能更好地适应岗位做好了准备;企业为学生提供毕业顶岗实习资源,减轻了学院的实践资源负担,为自己最大效率地培养了员工;学生则能够在企业一线高效率地学习并掌握未来就业的技能,大大提升了就业的竞争力。

3.积极争取项目资源。依托自身优势,发挥专业特色,积极争取多方项目。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建立一支具备较高素质的项目团队对于学院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学校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可尝试联合行业企业多方人才,在项目资源方面为实践教学做一定贡献。

 

二、因材施教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培养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学生在毕业后需要立即走上生产一线,在短期内进入工作角色,这就要求在教学环节中做好各项工作。

1.转变观念,变被动为主动。不少高职院校学生,因中小学长期养成的学习习惯,有明显的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这给以动手操作为重要项目的高职教育带来了难题。一味地向学生加压,机械式、填鸭式的教育显然不能满足高职教育的育人目标。把握问题的源头是关键,学生为何不能主动进入实践教学的角色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实际上,大多数的学生对于实践操作还是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怕动手、怕做错的心态造成了学生的被动表现。一个良好而又轻松的实践教学氛围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主动沟通能够极佳地缓解学生对于实践操作的生涩感,趣味性的实践案例对于激发学生的动手兴趣起着绝佳的效果。事实证明,在实践教学中,往届生的实践成果对新生起的作用不容忽视,一个成功的案例往往能让新生对该课程有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在日后的学习中,往届生的实践成果可能演化成一个参照标准甚至是一个奋斗的方向。因此,教师对于课堂中的氛围营造需迎合当代学生的心态,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学习被动的问题。

2.改革实践教学体系。高职学生的培养,具有一定的计划性。新生在选择专业的同时,校方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已经确立,并且在未来的学年中按计划实施。但在实际操作中,专业计划陈旧,教学内容跟不上新技术发展,历年教材内容大同小异,排课时间不科学等情况屡见不鲜。以计算机为例,在微软office系统更新到2010版本的时候,国内众多教材仍然在讲2003版本,更有甚者使用office 97作为培训软件。而汽修等专业因成本及场地等问题,仍在使用若干年前的车辆供学生操作,与实际工作情况完全脱轨。与此同时,顶岗实习占用时间对其他课程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培养合格的高职毕业生,需要人才培养方案紧跟新技术新形式,闭门造车式的实践教学不符合当今社会的用人要求。在教学计划的制定准备阶段,适当地参考行业企业专家的意见,针对产业的一线需求及时修改人才培养方案较为科学。课程大纲则应在需要的情况下要做到及时更新,教材的选用要恰当,紧扣人才培养方案。只有务实创新的实践教学内容,才能适应现代教学要求,培养出紧跟行业时代的优秀人才。

3.创新考核机制。传统教学的考核往往以卷面考核为主,操作考核为辅。实践教学的考核则应以操作为主,理论为辅。对于生产应用来讲,实践才能出真知,学生的学习更多地是通过直观的操作来掌握,理论这一概括性的文字作为辅助性的工具不该被过分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才是重点。适当进行阶段性考核对于单一技能的掌握有一定促进作用,综合性的实验设计则更高效地加强学生对技能掌握的灵活程度。以相关行业的技能资质考核取代传统的学业测试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学生既能在学的过程中了解行业情况,也能在掌握生产技能的同时取得从业资格证书。

 

三、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是教学环节的核心力量,优良的教学团队是优质教育的基础,也是家长对学校的基本要求。培养应用型人才,首先要建立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1.提升教师业务能力。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必须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崇高的师德。专职实践教学队伍的形成,有利于实践教学环节的稳定,而师资内涵的提升,则是长远发展的必备条件。由学校人事处、教务处等部门协调,对各专业各层次教师,有计划地开展培训和锻炼项目。青年教师需了解学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要求、定位及规划,掌握各种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对于有职称提升要求的教师,必须有锻炼经历,避免形成纸上谈兵型的教师队伍。

2.注重双师型队伍建设。科学地设定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是教学团队建设的第一要素。只有当目标明确之后,团队成员在工作中才能形成合力,表现出意愿与技能的聚合作用,更好地促进目标的完成。引进具有企业经历的专职教师、培养本校已有的专职教师以及从企业一线聘请兼职教师是打造“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基本途径,这三种方式都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和支持。校企合作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必须由学校、政府、行业和企业各方联动,形成长效保障机制。现阶段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双证书”的片面认识上,以为有了双证书就达到了双师素质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一个合格的双师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两证文凭。教师来源单一,由学校毕业到学校工作的老师缺乏实际锻炼,而从企业引进的教师又往往缺乏理论支撑和课堂讲授能力。在时间上,由于扩招办学和竞争压力日趋增大,大部分的高职教师都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无法长时间安排锻炼。目前的情况,教师的学历基本能达标,但是多数都缺少行业企业的一线工作经历。学校应当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实验室相关建设,以增加教师的实践工作能力。

高职实践教学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诸多的影响因素,需要投入大量资源。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显然不能满足培养新型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如何结合学校自身优势,整合周边优势资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